2)第250章 萌芽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”

  曹杨突然说要去《收获》,于东当然能感受到不对劲,下意识觉得他看上了自己的稿子。

  《萌芽》后来确实也发过不少推理小说,但是现在在这一块并没有发展。而且说实在的,《萌芽》对现在的于东来说并不是什么优选。

  不仅仅是对于东,其实对任何一个成名作家,《萌芽》都是后选。

  不是大家看不起《萌芽》,只不过是风格不合适,《萌芽》虽然说是青年文学刊物,但说实话,青春文学偏多,受众群体基本上就是中学生。

  于东甚至认为后来人们对文艺青年的误解,《萌芽》的一部分文章要负责任。

  中学生看《萌芽》没有什么毛病,但是很多学生中学之后就不再看书了,他们对文学的认识还停留在《萌芽》阶段。使得这部分人,在长大以后,依旧觉得那才叫文艺,什么莫言啊,什么余桦啊,什么毕飞宇啊,什么陈中实啊,文笔又不行,故事又贩卖苦难,都是文贼。

  说不定以后于东也会成为这部分人口中的文贼。

  但其实错的不是《萌芽》,《萌芽》至少向学生们输出了一个“文学”的概念,这个概念即便模糊,也足够萌芽。

  于东跟曹杨一起去了《收获》,恰巧李晓林就在办公室大厅,见他们俩,有些意外道:“你们俩怎么一起来了?”

  曹杨笑着解释:“楼下碰到的,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找你,就一起过来了。”

  “那还真是挺巧的,走,去我办公室聊。”

  李晓林从程永兴口中听说了于东今天要来的事情,也知道他带了稿子,只是因为曹杨在,所以李晓林没急着提。

  “曹主编来找我有什么事情?”李晓林给两人分别泡了杯茶。

  曹杨笑眯眯地摆手:“我的事情不急,于东不是来给你送稿么,你先把他的事情给办了。”

  李晓林多精的一个人,曹杨这么一张嘴,她品出味道来了。曹杨哪里是有什么事情找她,应该就是冲着于东来的。

  不过她倒不太担心,于东的稿子,如果适合在《收获》发表的话,《萌芽》怎么也不可能抢得过去。如果不合适,转给《萌芽》也挺好的。

  都是兄弟单位,平时有稿子转来转去很正常。

  “行,那我先看看稿子。”李晓林点点头,然后从于东手里接过稿子。

  曹杨在旁边也没闲着,李晓林看过一张,他就接一张过去,跟着一起看。

  李晓林毕竟年轻,看稿子也更快点,她看完的时候,曹杨手里还有一小沓没看。

  看完《致命身份》后,李晓林有些纠结,说实在的,这类小说确实不太适合《收获》,但确实又是一部优秀的小说,推理、惊悚这些元素先不提,从文学角度来说,这就是一出荒诞戏剧,小说的内容最主要就剖析了家庭和学校两方对孩子教育这块的影响。

  但是于东为了增加悬念和惊悚感,在写法上要更通俗一些。换句话说,在这部小说里,李晓林已经看不到于东,只能看到书里的故事和人物。

  故事真的好看,但是文学和故事,不是一码事。

  感谢【黄天在空】大佬的100打赏

  感谢【书友20191215180923875】大佬的100打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