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16章 吉米不能理解的文化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说的是电影还是小说?”

  “听你这么说,你应该知道YU了。”

  本尼笑着点头,“当然,他的新书《致命身份》我还买了。”

  “我也买了,不过我准备今天再去买一本。”

  “为什么?”本尼一脸好奇,“今天去买有什么特别的么?”

  “我听说新出的这一批书里,有一张表格,只要填写表格寄给出版社或者交给书店,就有可能让YU到伦敦来开办签售会。”

  本尼眉毛挑了起来,他眉毛细长,眉骨突出,随便一挑,感觉眉毛要飞出去了一样,“真的么?”

  查理笑道,“当然是真的,我刚才路过书店的时候就看到不少人在里面填表,要不是急着来找你,刚才我就买了。怎么样,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买一本,为咱们伦敦区做点贡献。”

  本尼挠了挠头,“我在想,是不是应该帮曼彻斯特贡献一张表格,毕竟我待在那里的时间更多点。”

  查理翻了个白眼,“本尼,你这个叛徒。”

  “哈哈,走吧,先去看看那个表格是什么情况。”

  两人骑着自行车去到了附近一家比较大的书店,此时大厅里面到处都是人,很多人手里都拿着一张表格……事实上,也有不少人手里拿了不止一张表格。

  一张表格就代表一本书,这说明有不少人都买了不止一本书。当然,大家还是比较克制的,基本上也没有人买得太多,最多也就两三本。

  相对于那些影迷跟歌迷,这些书迷们要理智很多。

  看到眼前的场面,本尼有些感慨。

  YU的书刚进入英国的时候他就关注了,可以说他是YU在英国的第一批老读者。

  之前YU在英国算不上出名,虽然他的书销量也不错,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,他的名气远远不如现在。

  如今这样的盛况,得益于《第二世界》的上映。

  自从《第二世界》在英国大火之后,原著也跟着火了,不管平时看不看科幻,人们都会去书店买一本《第二世界》或者顺带着买一本《生化危机》。

  在英国,这种事情非常正常,去年在《辛德勒名单》上映之后,《辛德勒名单》一书就非常畅销,持续在畅销榜上待了一年,到现在还在榜上。

  当然,除了电影的效应之外,也跟各大书商的营销脱不开关系,当时《第二世界》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,本尼就经常能够在报纸上看到关于《第二世界》的新闻,而且基本上每条新闻都会提到原著。

  每提到原著,又必会介绍YU的书在美国有多么多么畅销,多么多么受美国读者喜爱。之所以会这样写报道,是因为编者知道英国人吃这一套。

  不仅如此,当时很多书店也都打出广告,并把YU的书放到了书店最显眼的地方。

  所以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YU就成为英国时下最出名的作家。

  现在听说Y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