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55章 巧合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于东点点头,张一谋对吃饭这事确实不太看重,总的来说,张一谋比于东他们的生活都要寡味,他甚至可以连续一个月都吃一样的东西,还可以把烟给戒了。

  之前余桦就说,张一谋这种人,很可怕。

  ……

  中午,于东他们就在食堂吃了一顿,不过还算丰盛,毕竟张一谋也是个名人,有点特权,所以吴常新特意让食堂后厨给张一谋他们“特供”了金艺食堂的镇堂之宝——红烧肉。

  吃过饭之后,于东带着张一谋去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  于东正在给张一谋倒茶,张一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吃饭前你说找我有事商量,难不成是剧本的事情有眉目了?”

  “确实。”于东端着茶杯过去,“关于乡村教育的剧本,我有点想法了。”

  事情也挺巧,昨天张一谋才来找他,今天上午于东就接到了公司那边的消息,施强生那边有了回复,表示最近没有任何作品计划。

  也就是说,施强生暂时不会写《天上有个太阳》。

  既然如此,于东就可以自己动手了。

  张一谋接过茶杯,目光炯炯地看着于东:“你说说看。”

  于东点点头:“我的想法是,拍一个电影,既能体现乡村教育的困难,又能鼓舞基层教育者,表达对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的希望。”

  “说具体点。”

  于东没急着说自己的想法,而是反问道:“你觉得想要表达这样的主题,重点应该放在什么上面?”

  听到于东的问题,张一谋皱了皱眉毛思考起来。

  过了好半晌,他沉吟道,“我个人认为,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老师身上,可以在老师形象的塑造上下点功夫,比如这个老师为了学生无私奉献,放弃了很多自己的东西,甚至连身体都弄垮了。”

  说完还没等于东回应,张一谋自己又摇头否定,“不行,这样的话就落于窠臼了,而且典型形象的苦难,可能赚取一些观众的眼泪,但是无法做到鼓舞其他基层教育者,也无法很好的表达改善基层教育环境的希望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于东点点头,“我同意你的看法,可以把故事的重心放在老师身上,但是一个典型的无私奉献的老师形象太过普通,也太过形象化。别的不说,光是从戏剧性的角度来说,就无法达到预期。”

  张一谋皱了皱眉头,“那你怎么想的?”

  于东还是没有急着告诉张一谋自己怎么想的,继续提出问题,“你对基础教育有过多少了解?是否去实地看过乡村小学的现状。”

  “听的多,看的少,而且我听到最多的也就是老师无私奉献的故事。”张一谋如实说道。

  “我倒是认识一个支教老师,她是我的一个笔友,我们彼此认识很多年了。此前她是江城大学的老师,前几年写信告诉我她要去支教,这一去就是好几年。”

  张一谋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