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21章 半本书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笑容反而更盛了,“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,学生们小,让他们在另一个教室自习不放心,只能待着。不过这也有意外之喜,二年级的能复习一年级的课程,一年级的也能提前学习二年级的课。”

  虽然李大海说的非常乐观,但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艰辛。

  两个年级放在一起教,时间长了,老师自己可能都会晕头转向。

  作家班的学生,大部分都是城镇里的,有几个农村的,家里的情况也要比陶湖村要好很多。

  像陶湖村这样的地方,没有深空资助之前,学生们想要将小学读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再想其他的更是奢侈。

  “深空资助你们之后,学校学生有变多么?”毕飞雨问道。

  李大海摇头道,“没有,还是每年都在减少。”

  对于这个回答,众人都有些惊讶,他们还以为深空公司资助之后会让陶湖村获得更多的学生。

  深空资助过很多学校,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离潮小学跟深空第一希望小学,这两个学校都是越办越好,学校学生越来越多。

  特别是深空第一希望小学,现如今规模非常大,是当地最好的小学。

  因此在众人的印象中,深空公司资助的学校肯定都是越办越好,学校学生越来越多。

  看出了众人的惊讶,李大海笑道,“不仅仅是学生在变少,我们陶湖村的村民也在逐年减少,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打工了。山里的日子跟城镇不能比,稍微赚到些钱的,宁愿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愿意回来。”

  毕飞雨他们点点头,现在的大环境就是如此。

  国内经济迅速发展,需要的工人很多,再加上如今的政策种地很难,所以人们都在往大城市跑,投身到建设当中。

  这是大势所趋,不是深空公司在当地资助一个小学就可以改变的。

  余桦忽然想到之前跟于东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事,深空公司在给山村里面的学校资助的时候给的钱都很少,基本上都是勉强解决眼前的问题。

  现在看来,于东他们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。

  山村里面的学校早晚要消失,投入太多反而是一种浪费。

  其实解决陶湖村问题的最佳方案,就是将陶湖村整体搬迁到山下去,划一片地给他们弄个集体住宅,这样就能够解决住房以及教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
  余桦又看向学生,见学生们依旧看着这边,便问李大海,“我们方便进去么?”

  “额,当然,当然,没有问题。”

  李大海当即走了进去,跟讲台上的老师小声说了几句,那老师露出惊讶的表情,然后快速地走下了讲台。

  “各位老师好,欢迎各位来到我们陶湖村指导工作。我是二年级的班主任,我叫陶元生。”

  “陶老师,贸然前来,打扰到你工作了,还请见谅。”毕飞雨说道。

  “没没没,你们能来,是我们盼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