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62章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个男孩子有关,故事有些浪漫,有些俏皮。

  其实也不能算是编,乔伊斯·奥茨大概在年轻人的时候确实遇到过一个倾心的男孩子,也大概在这段爱情中获得了一些文学上的灵感。

  每个人走上文学道路的理由都不太一样,但是归根结底,其实都差不多,绝大多数,至少在于东见过的作家中,每一个人,他们之所以成为作家,都是源自于大量的阅读。

  孩童时期、少年时期的阅读,对后来成为作家至关重要,没有人因为准备当一个作家而去阅读,但最终却因为大量的阅读成为了作家。

  一个到底需要多少的阅读量才能成为作家,并没有一个定性,但可以肯定的是,只有保持过一段时间阅读欲望的人,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。

  或者,反过来说,只有长时间的阅读,才能在产生创作欲望的时候,完成创作。

  结束了第一个话题之后,主持人又发起了第二个话题,让他们各自向观众们分享一部自己正在阅读的作品。

  因为这个话题是提前告知的,所以大家都有所准备。

  这次顺序是反过来的,大江健三郎和于东是最后两个。

  大江健三郎接过话筒之后,十分郑重地说道,“我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,正是YU的《诅咒》。”

  听到大江健三郎的话,现场的人都来了兴趣,因为他是今天第一个分享了现场嘉宾的作品,其他人分享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——作者已经作古。

  “这并不是第一次阅读《诅咒》这部小说,最初的时候,因为《诅咒》没有霓虹语版本,所以我只能阅读法文版的《诅咒》。前些天,我无意间在霓虹的书店看到了霓虹语版的《诅咒》,便买回去重新阅读了一边,两次阅读,两次震撼,YU的作品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,没有嫉妒悲壮、惨烈的场面,却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。”

  “在我年轻的时候,为了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,我会表现儿童的战争体验,这源自于我的亲身体验。《诅咒》里面也有类似的描写,但着墨不重,不知不觉间就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沉重……”

  聊起《诅咒》,大江健三郎似乎有很多话要说,他连着说了大概有十分钟,都在说自己的阅读体验,还顺带说了说法文版跟霓虹语版之间的区别。

  如果换一个年轻的作家来说这个话,大家或许会多想,认为这个人是在拍于东马屁,但是这些话是大江健三郎说出来的,意义就不太一样了,毕竟大江健三郎可不需要去拍于东的马屁。

  等大江健三郎说完之后,于东笑着说道,“感谢你的盛赞,能被霓虹最好的作品喜欢,是《诅咒》的荣幸,也是我的荣幸。另外,我也作为金陵艺术学院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,诚挚地向大江健三郎先生发出邀请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