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14章 三个恒星和肺鱼_溯流文艺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话,那肯定是我们无法理解的生命形式。”

  “我倒是觉得难度没有那么大。”杨鹏接过话茬,“在非洲和美洲有一种鱼,叫作肺鱼,这种鱼有双肺,鳃盖相对较小,在河流完全干涸的时候它们会在河床的淤泥里面做洞,用类似于冬眠的状态度过长达半年的干旱季节,这期间他们完全脱离水,可以在空气中存活。假如大刘所说的这个星系里面有生命存在,是否就像肺鱼一样?当太阳长时间存在的时候,这类生命体就会像肺鱼一样让自己处在休眠的状态,等到有水的时候再解除休眠。”

  “但是这种生命即便是生存下去都已经十分费力,更别说是产生文明了,我依旧认为难度太高。”

  刘慈新笑道,“我最近就在想这个问题,主要是我之前想过一个武器,能够将空间降低一个维度毁灭世界,我想把这个武器给加到新书里面,只不过暂时没有具体的想法。”

  于东笑道,“我觉得大概的思路挺好的,可以深入想一想,肺鱼的这种提议也可以参考一下,我认为,如果在这样的地方产生文明的话,他们肯定也急着要解决三体问题,又或者是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,于东顿了一下,其他人都看向他,何洪伟忍不住问道,“又或者什么?”

  于东笑着指了指脚下,“又或者,他们会想方设法找一个更加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,比如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。”

  刘慈新哈哈一笑,“我就在往这个方向想。”

  “嗯,你慢慢想,想好了再写。”

  刘慈新的写作风格,大家都知道,这家伙动笔之前喜欢把所有东西都想好,等到全部想好了之后再动笔,然后就用很短的时间把书给写出来。

  一部几千字的短篇,刘慈新都要想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,中篇想个半年都是正常的。

  如果是长篇,不酝酿个两三年都不可能出来。

  正因为知道刘慈新的习惯,所以于东虽然知道《三体》要出来了,但也并没有急,按照《三体》这个故事的体量,刘慈新少说也要准备个两三年。

  跟杨潇他们又聊了一会儿,于东往前走,于东上沪作协的一群人之后,便停下了脚步。

  一见到于东,李晓林就埋怨起来,“于东,你什么时候给我们稿子?不管是中篇、短篇还是长篇,发个稿子过来给我们看看啊。”

  坐在旁边的金羽澄笑道,“晓林姐,你们好歹之前还收了他不少稿子,我们《上沪文学》呢,想搞一篇于老师的稿子是难上加难啊。”

  金羽澄其实也是在开玩笑,大家都知道,于东现在稿子少,《收获》、《钟山》这几家一线杂志都分不到,哪里轮得到他们《上沪文学》。

  因为约稿的事情,于东被李晓林抱怨过不少次,但于东现在时间真的太少了,无暇顾及。

  “回头吧,回头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