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三百零六、初次早朝_世子风流李星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说得确有八分真,但你也不可沾沾自喜,要知道你还年轻,前路漫漫,可不能一开始就自大昏头。”

  “知道了。”李星洲点头,他当然不会,这点胜利确实值得高兴,可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,自然也不会膨胀从而走向毁灭。

  教训确实比比皆是,年轻有为,然后膨胀自大,然后毁了自己的人数不胜数,所以德公才会为他担心吧。

  不一会儿,走到长春大殿前时,工部的毛鸾也上来行礼,因为只是小朝,路上官员不多。

  毛鸾也说了许多,不过他在意的还是王府的大炮,上来就问李星洲很多神机大炮的问题。

 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机密,因为王府大炮最机密的核心在于材料,李星洲便跟他说起来,毛鸾越听越入迷,到最后也感慨不已,说神机大炮当为国之利器。

  不过随后神情又沮丧下来,看了德公一眼,忧心忡忡的说:“下官连日来入宫求见陛下,无非是想历陈火器之必要和厉害,想让陛下重视,加大对火器的研究改进,如此一来,说不定几年之后,就能彻底击败辽人。可每次进宫陛下都有事不见,连陈奏表也毫无音讯。

  上次大朝之时,好不容易在朝堂上说起,也被众臣以奇技淫巧;禁军早有突火枪,可根本无大用等理由驳回.....”

  说到这,毛鸾叹口气:“下官位分卑微,也不如何是好,可又不想坐失如此良机,唉。”

  德公点头,六部是归属政事堂的,也就是说毛鸾的顶级上官就是德公,他这话其实也说给德公听。

  “此事并非老夫不作为,我也见过陛下两次,不过最近陛下似乎忙于研究圣贤之学,根本无暇理会。”德公道,他这算给毛鸾一个交代。

  “圣贤之学?”毛鸾惊讶。

  德公点头:“大概都是圣人之言,儒学礼乐,还时常召见孟知叶、陈钰之流的大儒论到。”众人边走边说。

  “陛下此时反而看那些干嘛......”毛鸾不解:“我是说.......圣贤之学确实该学,可也......不是时候。”

  德公眉头紧皱,似乎想到什么,但没说话。

  “皇上是不是看《孟子》?”李星洲问。

  德公诧异,惊讶得瞪大眼睛,惊讶看向他:“看你小子也不像好圣贤书之人,居然能猜到!”

  “哈哈哈,我可是当世大儒。”李星洲开玩笑道,心里却叹气,看来皇帝是真的有改言易说的心思.....

  说到改言易说,不得不说先秦诸子百家争鸣。

 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。

  也正是那时的思想碰撞,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核心价值观,从此之后,只要认同那些价值观的人,都可以称为“中国人”,而无民族之分。

  所以中国其实向来不是民族国家,而是文明国家,只要认同并融入中华文明的人,都可以称为中国人。

  先秦百家中著名的有儒、法、道、墨等,最终结束乱世并被历朝历代沿用的是法家,而用于教化世人的是儒家,虽汉武之后说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但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。

  “罢黜百家”只是后世儒生,特别是明清儒生为提高儒家地位才开始这么说的,其实正如汉初用黄老之学治世一样,汉武帝也只是以儒学治世,但没有说其它家就不能发言,不能存在。还有很多家学说一直传承,比如道家、法家就一直经久不息。

  法家之所以经久不息,是因为历代王朝都是外儒内法,对外用儒家那套教化世人,对内用的是法家的严苛王法统治天下。

  比如大名鼎鼎的“愚民”政策,很多不懂的人都说是酸腐儒生教的,是孔子教的,可其实它是法家的说法。

  道家主张“愚民”同时也“愚君”,上下皆愚,就能回到不需要统治,不需要规则的自然状态中,“上如标枝民如野鹿”,无为则天下治矣。

  而法家的出发点是“人性本恶”,所以需要严苛的王法来惩罚和约束,人本就是恶的,就需要愚民,浑浑噩噩的人最好治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8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